2020年海南五指山市考核招聘特岗全科医生公告(第1号)

来源:事业单位招聘网 2020-09-30 14:27:06

  2020年09月30日讯: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国卫人发〔2017〕48号)和《关于深化基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琼人社发〔2018〕295号)精神,现将有关招聘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探索建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引导和鼓励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逐步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紧缺和无执业医师等问题,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二、招聘对象

  面向全国考核招聘全科特色岗位医生计划14名。具体详见附件1《五指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招聘全科医生特色岗位计划职位表》。本次考核招聘不受报考比例限制。

  三、岗位设置及职责 

  (一)岗位设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是针对基层全科医生紧缺的问题,在市中医医院专门设置,并将所聘全科医生派驻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非常设岗位。特岗全科医生是岗位设置在市中医医院,专门用于聘用派驻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特设岗位不受市中医医院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

  (二)岗位职责。特岗全科医生应当按照服务对象实际需求履行以下职责:

  1.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病人康复与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等连续性、综合性、一体化服务。

  2.承担专科疾病的识别、转诊以及危重情况的应急处理任务。

  3.作为全科医生团队的领头人,帮助和指导团队其他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组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4.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服务要求,按照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的要求,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四、招聘条件

  (一)除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4.具有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或技能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除了以上资格条件外,特岗全科医生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范围注册为临床类别全科医学专业或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

  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过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认可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或者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

  3.具有二级以上医院工作经历和执业医师资格,多年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能够胜任全科医生岗位。

  (三)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应聘:

      1.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

  2.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

  3.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违纪违规且处理期限未满的;

  4.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于试用期内或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

  5.失信被执行人;

  6.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报考的情形。

  五、招聘程序和办法

  特岗全科医生招聘工作遵循“公平、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按照事业单位公开考核。通过五指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海南招聘网站等途径发布招聘公告,后期相关公告均在五指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告(示)。

  (二)报名方法

  1.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方式。

  2.线上报名网址:http://zk.hnrczpw.com/index.php/exam/?EXAMID=2653

  3.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4日上午09:00—2020年10月20日下午17:00。

  4.报名要求。每位报考人员仅限报考一个职位。报名必须

  使用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上传以下材料(以JPG图片格式上传,图片大小不能超过2MB):

  ①本人近期正面蓝底彩色免冠证件照片;

  ②身份证(正、反两面合并成一张图片);

  ③毕业证;

  ④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⑤(http://www.chsi.com.cn/xlcx/lscx.jsp)打印的学历认证材料(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不是学籍报告,有二维码标识);

  ⑥应聘人员应按要求如实填写《五指山市2020年面向社会考核招聘特岗全科医生报名表》并由本人手写签名后扫描上传(自行下载附件2);

  ⑦在编人员、定向委培生需提供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加盖公章);

  ⑧执业医师资格证等其他岗位相关要求材料。

    (三)资格审查结果

  1.报考人员应在报名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进行注册,填写并提交报考申请。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按审查意见要求,修改报名信息,补充材料后,重新提交审查或者改报其他职位。报考人员通过资格审查的,请全程关注五指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相关考试公告。本次招聘考试实行诚信报名制度,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招聘职位表等,根据个人情况报考符合条件的岗位,并按要求真实、全面、准确填写相关信息。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材料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事业单位考试违纪违规的有关规定处理。

  2.报名审核根据报考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并对报考人员进行身份核实确认。经审查符合招聘条件的报考人员,将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本次招聘不受报考比例限制。招聘岗位出现无人报考情况的,则相应取消该岗位的招聘计划。

  (四)考试

  (1)考试以实操方式进行。主要考察应聘人员实践能力。招聘岗位不设开考比例。面试成绩为百分制,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

  (2)技能操作考试方法。考评组参照结构化面试计评分,由考生根据考题内容,按正确方法操作要求,边口述边操作的方式,对考生的专业操作能力进行测评。

  (3)技能操作考试内容。为招聘岗位所需专业要求的相关内容。技能操作考试按100分计算。

  (4)技能操作合格分数。技能操作考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达不到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不给予聘用。

  报考同一岗位有两名以上考生出现成绩相同时,须进行加试,按加试成绩高低顺序排列。根据考生技能操作成绩由高到低及所报考岗位招聘人数确定体检人员。

  (5)成绩发布。成绩在五指山市政府网上公布3天。

  (五)拟聘人员分配

  拟招录人员分配根据基层事业单位需求情况,采取按岗位专业高分者优先选择服务单位的方式,依次选择服务单位。放弃者按照技能操作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六)体检和考察

  面试结束后,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排序,按招聘岗位名额1:1的比例确定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1.体检。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放弃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按照面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参加体检,体检合格者进入审查阶段。体检结果,通过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天。

  2.考察。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进行考察,考察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如被取消聘用资格或考察前放弃考察,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按成绩从高往低依次等额递补。

  (七)成绩公示及聘用

  1.公示。对经考试体检合格的人员,在五指山市政府网站上公示,公示期为7天,接受社会监督。 

  2.人员聘用

  拟聘用人选公示期无异议,由五指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请市委、市政府审批,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与特岗全科医生签订聘用合同,聘期4年,合同中应当明确双方的杈利和义务。

  3.人员待遇

  此次招聘的特岗全科医生属编制外人员,特岗全科医生在聘期内,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工资收入综合薪资不少于8万元/年(含五险一金部分)。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特岗全科医生符合国家规定的工资支出,如特岗全科医生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高出部分及符合政策规定的社会保险费等费用由市财政承担。设岗市中医医院负责为特岗全科医生发放工资和办理社会保险等手续。特岗全科医生聘期满后,鼓励长期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时,拿出一定数量岗位招聘服务期满的特岗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可按有关规定将其聘任到领导岗位或纳入常设岗位管理。应聘前有工作单位的特岗全科医生,可在公开招聘的前提下,通过考核方式招聘回原单位工作,也可通过公开招聘到其他医院工作,招聘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六、纪律要求

  本次招聘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招聘全过程实行“阳光作业”,每个环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社会监督。凡发现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其他

  1.本方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2.相关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职责及管理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国卫人发〔2017〕48号)规定执行。

  3.专业要求(详见附件3至附件5)。专业参照我省2020年考录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

  咨询电话:0898—86638215

  监督电话:0898—86630863

  网上报名系统咨询电话:0898-66738760、66755313

  点击下载>>>

  五指山市面向社会考核招聘特岗全科医生职位表.doc

  五指山市面向社会考核招聘特岗全科医生报名表.xls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pdf

  研究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doc